查看原文
其他

短板正变潜力板!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清远走出新路径

清远发布 2022-05-11


从村民到村干部都忙着学习长本领的连樟村,发展重点已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而以连樟村为重点的连樟样板区,正在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连樟标准”。


这是清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两类标准体系之一。


10月19日,清远英德连樟村的广场成为村里最热门的游客打卡点。


清远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全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缩影。过去三年以来,肩负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使命的清远持续推动改革进程,不断发力啃下“硬骨头”。


随着广清接合片区成为全国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清远确定了“1221”工作思路,即突出改革一条主线,抓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两个关键,建立以探索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连樟标准”和以探索城乡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广清一体标准”两类标准体系,开展一系列改革举措。


乡村颜值不断提升,青年男女回乡创业,产业发展逐渐兴旺……城乡融合发展亮点频现,短板正变成潜力板,作为唯一拥有超大城市的试验区,更多变化正在广清城乡之间孕育。


唤醒沉睡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图为英德市连江口镇淡地村的野渡谷民宿。(签约摄影师 李文勇 摄)


01
关键词:连樟标准

聚焦城乡要素流动 探索“连樟标准”


一周以前,在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中,历经三年城乡融合探索的连江口镇荣获乡村振兴广东省六强镇。


9月10日,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复活赛现场,英德连江口镇代表清远出征。


连江口镇淡地村位于英德连樟样板区内。淡地村曾因水库建设整村搬迁,大量房屋土地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成为沉睡资源,加之过去种植的沙糖桔整体遭遇病害,产业逐渐衰落,村集体经济薄弱。


作为清远城乡融合发展6个样板区之一,连江口镇以淡地村率先试点探索“一村四社”体系建设。


“一村四社”的“一村”是指行政村(自然村)及集体经济组织,“四社”是指其内部的资金互助社、土地合作社、房屋合作社、消费合作社。


淡地村小组“一村四社”合作社在去年10月成立,首批入社社员127人,股金规模150.3万元,闲置宅基地等闲置资源入社率达到80%。入社资源经合作社统一调配、运营,每年产生的分红收益的15%-20%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及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合作社滚动发展。


目前淡地村已建成41间客房的民宿并投入运营,同时利用已收储的560余亩林地,发展澳洲坚果种植产业,预计亩产值可达1.5-1.8万元/年。


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的淡地村旧貌换新颜。走进淡地村,只见整齐的街灯、宽敞的活动广场、亮丽的小楼房、房前屋后规整的“四小园”……截至目前,淡地村“一村四社”合作社信用合作部已发放互助金贷款2笔,借款总额为101万元,社员预期分红81000元。


目前在连樟样板区,除了连江口镇淡地村外,黎溪镇大围村、福龙围村均已正式挂牌成立“一村四社”农民合作社。


聚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连樟样板区打造从连江口镇政府至连樟村10公里长的“连樟新思路”改革示范带,充分发挥淡地村“一村四社”体系,通过宅基地合作共建模式,打造改革试验区宅基地退出机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落地案例。

“连樟标准”作为清远城乡融合工作“1221”工作思路里边的2个标准之一,该片区正以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连樟样板区正推动产业带动重点建设产业项目20多个。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2417名村民首次共获得村集体经济分红收入66万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围村至英德市连樟南粤古驿道路口完成整治。两条路将连江口-连樟-大围-黎溪-连江口串联,形成连樟样板区旅游环线。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方面,连樟村建成连樟健康服务中心,实现远程专家诊病治病,基本医疗保障、救助覆盖率100%;开通校车接送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投放安装政务服务一体机,开通108项便民服务,实现了群众办理基本政务服务不出村。


02
关键词:土地

以激活土地生产要素为核心

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 


随着广清接合片区列入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探索范围进一步扩大。广清接合片区中,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连樟样板区均已陆续选点建成全市第一批实行股份合作制管理和运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沿着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下迳村小组乡村振兴精品线路驱车前行,沿途经过金龙洞地下河、下迳村小华山风景区、虎尾山水云天风景区等特色景点。被盘活的山水旅游资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邹东海在这里土生土长,原本以务农为生的他没想过能过上有股东分红的日子。今年6月,全市首家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下迳村正式挂牌成立。下迳社将可量化资产以份额形式实现量化到人、确权到户。


6月19日,清新区浸潭镇下迳组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资料图)


2600多平方米的村中闲置宅基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入股小华山风景区。作为股东之一的邹东海欣喜地说,现在村民不仅可以按照股份分红有经济收益,对合作社的经营发展还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村民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个改革让我们更加有干劲。”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改革试点,统称为“三块地”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中的难点。


肩负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使命的清远不断发力啃下“硬骨头”,把“三块地”改革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突破口,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加快盘活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让资源变资产。


下迳村小组将2600平方米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力、实物等折价入股发展汤泉、民宿项目,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2万元增至2020年的496万元,入股村民每户每年获得近3000元分红。


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4个县(市、区)中,除了下迳村小组外,英德连樟样板区、西牛样板区也不断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


英德市黎溪镇福龙围村在今年6月7日集体表决农村“三块地”改革相关事项,标志着英德市连樟样板区农村“三块地”改革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截至目前,英德市连樟样板区已完成了2宗首批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交易工作,涉及面积3152平方米。


在西牛样板区小湾村委会塘面村,通过推进“两补一交”宅基地管理模式,建立起宅基地分配制度、宅基地有偿收回制度、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宅基地规范有序管理,保障农民住有所居。


村中土地资源整合盘活的一小步,是清远深化改革实践,积极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的一大步。以激活土地生产要素为核心,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不仅建立了农村耕地整合整治和流转机制,探索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通过出租、入股、转让、互换等形式共流转农村承包地184.82万亩,不断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有力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03
关键词:人才

破除农民进城、人才入乡障碍

院士、专家走进清远田间地头


“农业种植人口老龄化加剧,种地群众很多都50岁以上了,未来谁来种田?”今年7月份,清远市首个“花稻花”无人农场水稻直播演示现场会上,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提出了这一问题。整合起来的农村土地由谁来耕种、运营?这是清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人才要素如何在城乡自由流动?


当天,在清城区东城街道江埗村,随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一声令下,技术人员启动软件程序,一辆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按照预设程序和路线开始播种,机器还自动转弯避障。很快一大片田里都播上了种子。


7月25日上午,清远市携手华南农业大学试点建立的 “花稻花”无人农场直播演示现场会在清城区东城街道江埗村举行。


江埗村130亩无人农场是罗锡文团队打造无人农场的第一站。“无人农场不等于不需要人,而是意味着需要更高技术、更高素质的人才。”


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清远注重建立人才入乡机制,实施农业专家下基层行动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来,清远市政府、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三方签约,共同组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清远)示范基地”;成立英德红茶产业研究院,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任院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合作,成立清远市智慧农业农村研究院,打造“清远农宝”平台……


7月19日上午,清远市政府、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三方进行签约,共同组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清远)示范基地”。


同样位于广清接合片区或综合示范区内的清城区飞来镇龙埗村,村民黎国安每天来回穿梭于田里工作。“以前只能下半年种两三亩水稻,还要出去打散工。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土地租给公司,每年还有地租收入。”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罗锡文联合作为技术支撑专家,为该村打造的龙埗村蓄滞洪区“花稻花”项目。第一造种植早熟莲藕,第二造种植功能水稻钼稻米,并养鱼、养虾,搞生态立体农业;冬季的早期油菜苔可作新鲜蔬菜食用,还可结合旅游项目打造飞来峡油菜苔品牌……


在这里,村民一年四季都能有活干。


清远产业融合龙埗村蓄滞洪区花稻花项目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据统计,目前清远已创建18个农业专家联络站,组建由140多名省、市专家组成的农业服务专家团,正借助专家“外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


乡村整体环境提升,加上院士、专家提供技术保障,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在清新区浸潭镇大陂头村,23岁的返乡女大学生罗绮文站在了乡镇振兴大舞台的最前沿。在她的经营下,晟锦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不仅跻身广东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同时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走上了一条集水果新品种研究、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水果收购,销售于一体的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路子。随着产品销路扩大至珠三角地区,单单芭乐上市期的月销售额,就达到了20万元。


返乡创业的还有新桥村的夏锐辉。原本在广州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当看到村里下大力气搞建设、发展旅游业后,他选择回乡发展。夏锐辉花了半个月,成功申请到20多万元贷款用于创业,这让他对乡村发展更有信心。目前村里共有23栋民宿,每栋年收入能有13万-23万元。


此外,清远还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放宽户口迁往乡村条件,鼓励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通过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目前已确认农村集体成员身份127.9万人、量化资产4.75亿元。


04
关键词:广清一体标准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广清路径”


如今,在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村民郭卫贞从家里出发,骑上电动车5分钟后就来到了上班的地方,开始种绿植、搞卫生。“不用日晒雨淋,工作稳定又自在,还能照顾到家庭。”新工作让郭卫贞很满足。


生活富裕是根本,产业兴旺是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市要素落不下、乡村要素用不好”难题?清远提出,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9月17日,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振兴乡村样板区。(摄影:江元威)


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的“飞霞龙田”乡村振兴样板区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得益于建有松石园艺产业、民宿、美食街等项目的新型多功能综合旅游营地,郭卫贞与多位当地村民从农民变成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清城区着力建设源潭镇新马乡村振兴样板区;清新区清西四镇先行区以太平镇为支点建设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佛冈县汤塘片区以广佛(佛冈)产业园的建设带动周边乡村开发改造;连樟样板区依托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浈阳峡文旅小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10月19日,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而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一场更大的探索在广清城乡之间正在展开。


广清之间,一边是地处珠三角、产业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心城市,一边是地处粤北、发展潜力尚待进一步激发的经济后发地区,可谓是广东城乡区域不平衡不均衡格局的缩影。以探索城乡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广清一体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广州和清远分别明确为“辐射源”“潜力地”。从2014年至今,经过七年时间,广清产业园已发展为年产值百亿级的省级先进工业园区。该园区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预计今年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


广清产业园(资料图)


在此基础上,广清两地大力推进广清产业共建体制机制创新,成立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统筹广清产业园、广州佛冈产业园、广州英德产业园三个园区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协同发展,形成“一区三园一城”管理模式。截至8月底,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541个、总投资1539.7亿元。


8月12日,广州—清远对口帮扶党政联席会议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推进大会以视频形式,在广清两地召开。会上,广清两市均发布了城乡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清单和重大改革事项。其中,项目包括城乡基础设施类、城乡产业(平台)类、社会民生类、绿色发展等四大类近500个,总投资超1万亿元,均在“十四五”期间新开工、续建和竣工。


目前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建成通车、清远至省职教城站段动工建设,5条高速连通广清两市,3条跨市公交线路运营有序,广清一体化交通路网日益紧密。广清建立一体化规划建设机制,目前已印发《广州都市圈广清接合片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停靠在广清城际清城站站台上的动车组(资料图)


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强化城乡发展资源统筹开发利用,广州片区开展11项试验任务,清远片区开展10大主要试验任务。


广清两市将坚持结合广清接合片区的改革试验与广清一体化发展提质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广州“辐射源”引领带动作业和清远“潜力地”的支撑联动作用,着力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广清路径”。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清远日报

统筹:廖武智

采写:朱文华 樊乾 彭勇珍

编辑:肖阳

校审:沈艳莉

编审:樊沃夫


更多消息(点击下方标题)


1.清远这位参加长津湖战役的烈士,需要你的帮助!

2.大变化!你的年终奖到手可能差上万元!

3.能否增加公交班次?希望延长红绿灯时间……部门回应 | 你问我答24

4.@清远街坊:投票了!食品安全抽查什么?你说了算

5.她来自连南,登上了8月“中国好人榜”!| 市县联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